返回 春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元宵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凉如水。圆月空明。

    林兰楼和李吹笛默默地立在阶前。

    他们在看夜色。夜色似乎只有两个人都在才特别好看。

    夜深了,越发寒冷。

    两人回到房间里,坐在茶几边上。脚边不远是火盆。

    照例是林兰楼泡茶。

    “马上元宵节了,可是要去千里城逛逛?”林兰楼问道。

    “依你。”李吹笛语气温存。

    他专心看着林兰楼泡茶,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手。

    林兰楼的手修长,干净,温暖。纤而不细弱。

    “去看看吧,晚上的元宵灯会还是可以一看。今年云深不去元宵擂台争霸,应该会有别的高手去,去看看到底今年花落谁家。”

    “好。我陪你。”李吹笛道。

    “我现在有点担心云深,他长久没有来,怕是和那个姑娘在一起。他喜欢的那个叫络衣的姑娘,身份如此不一般。”

    “云深少年成名,十余年来,几时犯过傻?他也从来不会任性。所以,他会处理好。”李吹笛淡淡道。

    元宵节的千里城自然是络绎不绝的人群。大街上流光溢彩,喧闹喜庆。

    街上的人群衣着华美艳丽,打扮的夸张奇异。

    因为这一天,怎么都行。

    哪怕是有出格的行为也会被容许。因为这一天本来就是让人出格的。

    对于林兰楼和李吹笛来说,他们不是来出格,也不是来被出格的。

    他们是来看看元宵等会的擂台,看看今年的擂台赛最后的才俊会是谁。

    看看又有多少路江湖人参加了此次元宵擂台。

    他们二人都戴上了小巧的蝴蝶面具,都是银色的遮住上半张脸的面具。

    就算他们遮住脸,他们挺拔轻健的身姿也依然英气逼人。

    两人在大街上从容地走过,穿过偏僻幽暗的小巷,走过有些寒凉的河堤,穿过川流不息的人群,在擂台不远处的一家小茶楼上选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擂台上的比赛已经开始了。

    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因为第一级到第五级的比赛总是要热闹一点。也喜庆的多。

    在擂台上,这样的灯笼悬挂总共有十层。一层比一层高。层层向上,难上加难。

    普通的江湖子弟,能轻松取下一层到五层的灯笼。

    不会出丑,还可以互相施展一下身手,过过招,伸伸胳膊伸伸腿,也可以互相搞怪,嬉戏打闹。

    他们去取灯笼的时候,都是带着面具遮着脸,这样就算是取不到灯笼也不会尴尬。

    下了擂台,取了面具,便没有人记得。

    但是若是取到了灯笼,那么他们就要当众取下面具,让围观的人看到他们的荣耀。

    所以这样元宵节擂台人人都愿意参加。而且只要有实力,灯笼是人人有份,不必争抢。

    但是到了第六层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灯笼太高了,还没有依傍。

    参加的人要有江湖上上好的身手才能取得。轻功要好,剑法要高。

    要等到第六层灯笼的争夺才有看头,对于他们两个来说。

    至少来领取灯笼的人,轻功在江湖上至少要有二流水平。

    但是每一个抢灯笼的人都想抢到中间那个灯笼,因为那个灯笼最好看,里面的赏银要多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赏银还是其次,取得中间那个灯笼,至少能算上这一群人中,武功最好的。

    只要不想要中间的那个灯笼,两侧的灯笼随便取,只要有足够高的轻功,足够高的剑法。

    因为灯笼的悬挂很讲究,用手一碰就散。

    只有用剑将悬挂的细丝凌空削断,灯笼稳稳地落下来,取灯笼的人稳稳地用手托住,才算完美。

    剑一定要锋利,剑法也一定要好,不然只要细丝不能瞬间被斩断,那么灯笼有倾斜,灯笼也会散架。当然动作一定要好看,人也一定要好看。

    擂台上还在清场。

    再进行第六层灯笼的摘取比赛时,擂台上要更干净无障碍。

    而且不可有过多的人在,毕竟上擂台的人比的是轻功和剑法。

    他们手中有剑,难免会误伤闲人。

    哪怕是报名参赛的人,也会分组上场。

    李吹笛和林兰楼静静地坐在房间里喝茶,看着不远处的擂台。

    可是还是有人认出了李吹笛。

    一个低调的绸缎庄老板。

    如果一个伙计最终成了一个老板,还是千里城有名的大老板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就像这位绸缎庄的赵老板。

    他有过人的辨识能力,而且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关键还特别会说话。

    赵老板很快认出了李吹笛,他快步上前,对着正喝茶的李吹笛深深一揖,却道:“在下赵福,给公子请安。”

    李吹笛带着蝴蝶面具,自然是不愿意人叫破他的身份。

    这个赵福老板只非常谦卑说出自己的名讳,却没有失了礼数暴露李吹笛的身份。

    赵福老板是个讲究的人,不过是当年李吹笛在他的

第十章 元宵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