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矩阵:新纪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基建的DNA是刻在骨子里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里生产的原油品质上乘,进口的各种矿石也是价格便宜,几千美元就可以买好几大卡车的铁矿石。

    李明宇看着忙碌的仿生人,调出了他昨晚挑选的城市规划设计图。

    淡蓝色的三维投影悬浮在李明宇面前,一个复杂庞大的城市虚影若隐若现,设计当然是小玉设计的,李明宇只是提供了些许的想法。

    目前的三万亩只是整个城市的西南角,这片土地的东边和北边还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因为本身就处在刚果盆地的中心,地势相较而言还算平坦。

    整个城市采用拼接组合的方式,按照功能模块的不同进行布局,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只要生产出了相应功能模块的生产线,那么就可以进行快速的组装。

    这些城市模块都采用小玉设计的规格进行建设,以确保拼接过程各个模块的一致性。

    首先是地基部分以及地下管网部分。

    分子熔炉生产出的有机晶体溶液被投入到工业级3d打印机中,一个个10000*10000的地基很快就被打印了出来,这些地基模块在打印的时候已经规划好了内置的管网,因为一体成型的缘故更加坚固不易磨损。

    每块地基的四周都被安置了特殊的装置,一旦铺放在空地上之后,这些装置会不断向下钻探,在钻探到一定深度之后伸展出固定锚,防止因为地形的沉降使地基移位。

    以往的建筑都是通过深挖地基的方式规避地形沉降,而这种方式不仅简便高效,而且因为材料硬度的提升,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方式更加牢靠。

    三万亩的土地很快就被平铺上了一排排10000*10000的地基,生产基地也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但是这距离城市的模样还很远。

    工业级3d打印机打印出很多的建筑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安装了浅层训练的人工智能,不过干些搬运的工作已经足够了。

    临近夜晚的时候,一组工业级3d打印机打印的几千个高分子墙终于完工了,长达一千四百多米,厚三米的高分子墙平铺在地上,看着像是一条长长的宽阔跑道。

    机器人将一面高分子墙固定在最中心的地基上,随即在固定的底部用类似千斤区别的话,那只能说这栋新修的大厦看起来更高端气派,毕竟一千四百多米的高度摆在那里,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柄利剑一样直入云霄,如果天气晴朗,方圆几百公里都可以看到它银灰色的模样。

    这栋大厦虽然外观和传统的大厦类似,但是内部的设计却和传统的大厦天差地别。

    首先是高分子墙的内部,整个大厦的内部墙体都是智能化设计,也就是说大厦的任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智能终端与人进行交互,整个大楼被内置的人工智能管控,可以智能化调节大厦任意房间的颜色、温度、湿度和光照,给在内的居民最为舒适的居住体验。

    第一栋大厦建成后,第二栋大厦随后也被组装了起来,这栋大楼紧挨着第一栋大厦,但是高度只有九百多米,在李明宇挑选的城市规划图中,楼层的高度从中心向四周递减,整个城市西南部的建设呈现一个中高周低的倒锥型,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面积,同时也为以后留下改建的空间。

    工业级3d打印机一刻不停高效率的打印着,高分子墙体像是流水线上生产的螺丝钉一样源源不断的被打印出来,机器人将打印出来的高分子墙体快速组装成固定建筑,几乎是一个晚上就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城镇。

    当天夜里,李明宇没有住在昨晚搭建的铁皮帐篷里,而是搬到了第一栋大厦的最顶层。

    这里已经被布置的很完善了,沙发桌椅一应俱全,都是打印机整体打印出来的,虽然一个晚上要布置整栋大楼还有些困难,但是只布置顶层还是没有啥问题的。

    李明宇躺在洁白柔然的大床上,周围的墙体被设置成为了完全透明,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一览无余,躺在这里仿佛置身云端。

    整个大厦的温控系统为李明宇一个人而运行,四百五十层的顶楼内没有丝毫的凉意,房间内一直保持着22度的适宜温度。

    这就是未来科技加持下的效率!

    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座初具规模的城市拔地而起。

    作为始作俑者的李明宇看着脚下蚂蚁大小忙忙碌碌的建筑机器人将一栋栋楼房组装完毕,心中感慨不已。

    “这时候要是能有杯红酒就好了。”李明宇摇了摇头笑着道。

    /53/53122/15188780

第五十三章 基建的DNA是刻在骨子里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