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劫后余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南,江宁府,吴国王宫崇政殿内,吴王杨睿正与宰相傅能和施翔飞举行密会。
“据汴州府传来消息,北周王萧从明突然暴毙,国舅爷杨瀚趁势发动宫廷政变篡位自立,并对萧氏王族大肆屠戮。
龙骧军首领王崇渊护着萧氏余脉拼死从皇宫突围后,不知所踪,未知生死。”
宰相傅能正向杨睿上禀道。
“天助我也,北周内乱,自顾不暇,况且还有北晋在一旁伺机而动。
趁他们无力南顾,我们必须抓紧时机扩充实力。
施将军,将北线兵力抽调一部分至东南境,此事必须秘密进行,不能让东越国有所提防。”
杨睿说罢,拿出兵符。
“请王上放心,末将必不辱使命。”一身甲胄将服、形象威猛的施翔飞趋前下跪领命,恭敬接过兵符。
“微臣还有一事上禀,据黑云都回报,南天竺国准备向南汉国进献一截释迦摩尼佛佛骨,南汉将在浴佛节之日举行盛典迎接佛骨到来。
佛骨乃是佛门至高至圣之象征,南汉此举大有深意,一旦得到佛骨,他们将会获得南方甚至整个中原佛门势力的支持,影响非同小可。”傅能道。
“南汉僻处岭南,和我国并无接壤,据称南汉王宠溺伶人宦官,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就算他得到佛骨又如何。”
杨睿轻蔑一笑,语气不屑道。
“王上或有所不知,据说促成此事的乃是南汉王的弟弟文定王,佛骨盛典正是由他一手主持操办,此人手握南汉军政大权,兼野心极大,一直对闽、楚二国虎视眈眈。
一旦得到佛门势力支持,说不定会说服乃兄趁势发动兼并战争。一旦失去南楚这个屏障,南汉将直接威胁我国边境。”
傅能分析道。
杨睿听得眉头一皱,似乎觉得傅能有点小题大做,他转向施翔飞问道:“此事施将军以为如何?”
“闽国国小力弱,楚国则内乱不休,而南汉经贸发达,国库充足,兵强马壮,如有意出兵,闽楚两国都恐难以作长久抗争。
末将以为宰相所忧虽非眉睫之危,却是后顾之忧,佛门势力广大,信徒众多,此事如成事实,恐不利于王上的一统大计。”
施翔飞显然早有准备,见杨睿下问,连忙恭敬应答。
“既然两位卿家都觉得此事事关重大,那可有未雨绸缪之策?”杨睿沉吟一会后道。
“臣觉得可以让俞指挥使率领黑云都精锐前往岭南,设法拦截运送队伍,夺取佛骨。”施翔飞道。
“微臣同意施将军拦截佛骨的策略,不过黑云都乃是王上的亲卫,一旦事情败露,容易暴露身份,微臣觉得最好能筛选物色无关的江湖人物进行此事,不管事成与否,我们都可以推得一干二净,避免与南汉发生正面冲突,被他人坐收渔利。”
傅能点头后,趁机提出更好的建议。
“此事就按傅卿家的意思去办,需要调配何人何物,你可自作主张,务必使南汉不能得偿所愿。”
当王祈安慢慢恢复意识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云雾环绕的峰运功行气了。”王祈安淡淡道。
“我虽精通医道,却未曾习武,难以对你的情况寻根究底。”玄一沉吟一会又道:“不过小兄先不要失去信心,或许有一个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王祈安自家知自己事,并不在意玄一道长说的人是谁,他岔开话题道:“我记得被敌人震落江水之后就失去知觉了,不知为何又会在此?”
“说来机缘巧合,当时贫道恰巧乘船渡江,见你漂浮在江面,不忍见你暴尸长江,本想把你打捞上来,找个地方入土为安。
没想到你内伤虽极其严重,但心脉生机未绝,贫道当时并无把握,只是尽人事全力施救,还是小兄吉人天相,得以逃脱大难。”
“原来是道长援手相救,在下谢过再生之恩。”
王祈安正欲起身躬谢,却被玄一轻按肩头阻止,只能口中感激道。
“不知我昏迷了多久?此处又是哪里?”王祈先安接着道。
“此处岭南博罗山的一处隐秘山谷,乃是贫道日常采药暂歇逗留之处。
你已经昏迷足有八十一天,我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伤势,经脉淤塞不通,真气絮乱,生机几绝,所幸心脉没有伤损,不然神仙也束手无策。
一些治疗药物一时半会极难寻觅,幸好太平观内还有些藏品,因此当日暂稳你的伤势后,将你一路带回这里,才能继续治疗。”
“虽说你刚刚苏醒,不过气色不错……”
玄一边说边上下打量王祈安,当他目光落到王祈安手上的帛书时,全身一震。
他竟然上前一把抓过帛书,双目大睁,神情激动的厉声问道:
“此物你从何处获得?”
玄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使王祈安怔了一下,心想难道此帛书与他有什么关系?
看王祈安未及反应,玄一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将帛书交回王祈安,歉然道:
“贫道失礼了。”
接着喟叹一声,走到床边坐下,闭上双目,沉默了起来。
玄一异常的举动令王祈安颇有些不知所措,他见玄一脸上表情不断变化,欢喜、愤怒、悲伤、痛苦、怜悯相互交替。
王祈安不明所以,不敢打扰,只是侧坐一旁,耐心静候。
半刻钟后,玄一神情逐渐恢复平静,只见他慢慢抬起眼皮,双眼睁开,目光黯淡,望向王祈安,一阵唏嘘长叹后才道:
“枉我自以为精修六十载,早做到淡泊万事,心若止水,能不滞于物,不殆于心,不耽于情,今日一试,才知道行浅薄至此,倒是让小兄见笑了。”
王祈安见玄一的眼神满是迷惑无奈,和刚见到自己时截然不同。
心中满腹疑问,忍不住道:“此帛书乃是家严临别前交于我手,不知与道长有何关系?”
“有无关系都已经无关紧要,小兄可否告知此帛书从何而来?”玄一道长问道。
王祈安倒不疑有他,将心中所知详细说了出来。
玄一听完释然点了点头,缓缓道:“此帛书上之文字,确是来自上古时期,只不过并非轩辕氏有熊族所有,而是来自太昊帝后裔“九黎部落”的莱黎一族。
当今世上,还能识得此古老文字的恐怕绝无仅有了。”
玄一仿佛陷入回忆的沉思中,稍顿又道:
“据族内历代首领口口相传,在上古时期九黎部落和华夏部落曾爆发了一场惊天骇世的大战。
最终姬轩辕率领的华夏部落战胜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姬轩辕当场击杀蚩尤,九黎部落大溃败,其中仅有“遁神”夸父逃离现场,其他或被杀或降。
“难道道长所言乃是上古传说中的涿鹿之战?莫非真有此战?我一直窃以为这不过是好事者杜撰出来的。”
玄一摇了摇头,继续道:“夸父以自己为目标,吸引姬轩辕派出剿灭逃兵的军队,其凭借潜藏隐匿之术,时隐时现,牢牢牵制住了追捕军的主力。
他同时命令其余残部分东南两路逃亡,其中莱黎部落随众一路南逃,最终躲入了樊国地境,后又连续南迁,最终在虔州南九连山的一处山谷中隐居下来。
经历过数百代人的变迁,大多数莱黎族人不再过着隐居生活,已经和当地其他族群融为一体再无分别。
到近百年来,已经越来越少有人提及这个来自上古时期的民族部落。
虽然被遗忘,但莱黎部落从来没有消失,九连山深处依然有人固守着最古老的部落生活方式,直到六十七年前的一场噩变。”
说到这里,玄一再度浮现出悲惨和愤恨的表情,喉咙有些嘶哑甚至更咽,停了半晌才继续道:
“那是一幕残忍的大屠杀,午夜当大家睡眠正酣的时候,火光四起,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帮人,全身黑衣包裹得严严实实,见人就杀。
黑夜中惊呼声、呼救声、惨叫声响彻山谷,整个部落的人,最后只剩下首领的小儿子在这帮凶徒眼前瑟瑟发抖。
正当他们准备斩草除根的时候,三名身披羽衣、手执拂尘的道士突然出现,与这帮黑衣人激战一场后,救下了这名小孩。”
说到这里,玄一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帮凶徒究竟和部落有何深仇大恨?那首领的小儿子如今在何处?”
王祈安听到如此惨剧,也不禁心中黯然。
“那幸存的小孩正是贫道,救我的乃是九连山白云观的白云三佬,他们救出我后,将我带到了岭南的太平观,交给上一任观主,让我拜其为师,修经学道。
后来听师傅说,三佬均在战斗中受了严重内伤,将我带到岭南返观后三个月内陆续羽化归西。”
“刚刚失态激动,正是见到此帛书乃我族中文字。如果小
第二章 劫后余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