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0章 亿接盘平安法人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通过这些投资方式转移回国内?”

    林向东点头道:

    “是的,袁老,我们在绵城大笔投资文创旅游项目。

    是想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

    在绵城创办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方向是科技类新兴产业。

    这些投资未来产生的收益,我们都会留在内地继续投资。

    一方面,我们以这种方式支持经济发展,创造就业。

    另一方面,我们单纯站在投资的角度。

    也看好内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

    我们寻求战略投资平安集团这样的金融企业。

    本质上与在绵城的投资类似。

    我们追求的长线股权投资,并不在意短期回报。

    平安集团发展壮大了,也能支持经济发展,创造就业。

    未来,只要国家政策允许。

    平安集团也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在海外市场布局。

    以FIM和FVC的专业投资能力。

    这方面能够帮助到平安集团的海外投资。

    高盛和大摩这样的华尔街投行投资平安。

    在平安集团上市之后,它们很快就会退出。

    这是它们的投资模式所决定的。”

    接着,林向东又讲了高盛和大小摩在中华网、网易和搜狐上市之前入股。

    上市之后,半年锁定期满,又很快清空股票的事。

    袁耕又点头道:

    “小林,你们接盘平安集团国有法人股。

    有利于平安集团的长期发展,是好事。

    平安集团也应该继续引领改革开放,尽快上市。

    这件事,我来出面协调解决。”

    “谢谢袁老的支持。”林向东赶紧道谢。

    袁耕又问道:

    “你们愿意花多少钱接下工行持有的股份?”

    林向东想了想,答道:

    “我们最高可以给到每股3元,相当于1.3倍多净资产。”

    马敏哲惊了一大跳:

    “工行的这笔投资,回报超过13倍,很多了。

    平安集团去年的每股净资产只有1.06元。”

    袁耕也是点头一笑:

    “工行当初投资不到1.8个亿。

    现在退出,能卖到24亿多,应该知足了。”

    马敏哲也笑道:

    “要是按照去年的净资产水平。

    工行转让10个亿也会知足的。”

    中午,林向东和马敏哲还在袁耕家里吃了饭。

    几个家常菜,喝了一瓶茅台酒。

    4月20日上午,林向东一行就与工行的代表团见面洽谈。

    林向东带着郭慧光和高远,自己亲自谈判。

    从每股2.3元开始,谈了近1个小时,一直加到了每股3元。

    工行一方终于满意了,因为林向东也不愿再加一分钱了。

    工行持有平安集团亿股。

    林向东最终的出价为亿RMB。

    这样的出价,自然大大超出工行的预期了。

    只不过,林向东早就跟袁耕透露了这个报价。

    接下来,就是高远代表林家的家族资管公司五洲资本,英文简称FCIM。

    与工行洽谈后续的股权转让细节,然后报批国家级部门审批。

    五洲资本会在特区注册一家投资公司。

    以港资独资的名义接盘工行持有的国有法人股。

    接下来的审批环节,自然还需要袁耕亲自出面协调。

    预期在两个月之内,审批文件就会下达,不会有意外。

    以每股3元接盘平安集团国有法人股,其实并不划算。

    林向东很清楚,再过两年,平安集团上市前夕。

    招商局也会退出,7.65亿股的国有法人股,只卖了18.55亿。

    折合每股只有2.42元。

    两年之后的平安集团,资产规模还要翻两三倍。

    现在,林向东出了高价,招商局退出时就只能首选五洲资本了。

    五洲资本有的是钱,林向东在意的是平安集团的股权。

    特别是要堵住汇丰投资平安集团的渠道。

    或者不能让汇丰成为平安集团的大股东。

    现在,除了林向东,任何外资都不可能对平安集团的国有法人感兴趣。

    因为不知道何时才能允许上市流通。

    只有林向东知道,2005年,就会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喜欢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请大家收藏:

第680章 亿接盘平安法人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