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河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钱塘自古繁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的大丞相厚爱而参与变法并主持新政的施行,正所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新法皆废,他自也风光不再。

    元丰八年春,神宗赵顼病死,其子赵煦即位,改号元佑,年仅十岁,其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

    司马光以门下侍郎入朝,吕公着也以尚书左丞被召。这时,宰相是蔡确与韩缜,章惇知枢密院事,他们都是变法派。司马光执政以后的第一道札子就是《请更张新法》,他把新法比成毒药,认为必须全部废止。

    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接着全盘否定了新法,诬蔑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新法大部废除,许多旧法,一一恢复。

    其后,蔡确、吕惠卿、章惇、蔡京等新党骨干或贬或免,无一幸免。

    此次新旧党争是为“元佑更化”。

    一朝天子一朝臣,扫除异己,培植亲近,历来如此。

    但章大人却实力证明小强的生命力之强大,也算是逆袭者中的领军人物了。

    盘桓苏州短短三日,章惇盛情款待,有意无意的考校王棣学问见识。尔后,其吁叹道:“介甫公后继有人也。”

    祖父余荫庇身,这对王棣而言,是件好事。朝中有人好做官嘛,与章惇保存住烟火情,于他日后行事大有裨益。

    离了苏州,自苏杭大运河顺流而下,经由嘉兴、安吉直至杭州,历经十余日风雨,沿途虽多美景,却未再靠岸停驻。

    运河两岸遍植杨柳,抽条的柳枝探垂河水,春风似剪细细裁成。远山青如眉黛,雨雾缭绕中更添清新离俗。更有那渔翁渔娘荡舟湖面,斗笠蓑衣,渔舟唱晚。

    此等盎然景致,足以洗涤心灵,尤其是王棣这等穿越客,何时得见?不免心神荡漾,直欲放声高歌。

    而聂胜琼等亦是首次远足,一路上兴致勃勃,恨不得将一路景色尽收眼中。

    只是,春雨虽贵如油,没完没了的亦是恼人。

    待得进入杭州界内,雨势愈发的急促,噼里啪啦的打在河面,击起一朵朵水花。

    王棣留神细看,河面水位悄悄上涨,某些水段已几与岸堤持平,若是持续下去,怕是要满溢而出。而此时正是春耕之季,水稻秧苗刚栽种完毕,这……江南多水灾呀。

    彼时,杭州城建有十座城门,分别是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武林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望江门、候潮门、凤山门。

    王棣一行在钱塘门外运河码头靠岸,但见津屋皆瓦茸,楼门相交,卖买大小船不知其数,河左右家皆瓦葺无隙,并造庄严,大桥两处,皆以石为柱,并具足物以贵丹画庄严,端的一副繁荣华丽的城市景象。

    “独钱塘,自五代始时,知尊中国,效臣顺及其亡也。顿首请命,不烦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乐。又其俗习工巧。邑屋华丽,盖十馀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商海贾,风帆浪舶,出入於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可谓盛矣……”甫见此景,饶是见惯了金陵之昌盛,王棣亦是颇多感叹,脱口诵了这一段。

    事实上,彼时十大城市依次为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颍昌府、商都、齐州、太原府、大名府、扬州、临安府、荆南府,确是无有江宁府。杭州之盛,可见一斑。

    聂胜琼抿嘴轻笑:“六一居士一生于多地为官,虽从未到过杭州,这篇《有美堂记》却是颇为赞美此地。果真是‘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呢……”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王棣闻言,亦是失笑:“醉翁先生曾连写二十首《采桑子》,一不小心却是捧红了杭州西湖,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了。”

    聂胜琼连连颔首,轻笑不已。

    “六一居士”及“醉翁先生”均指庆历名臣欧阳修,他在颖州呆了八年,并写下了与颍州有关的九十二首诗词,一生中写下四十二首与颍州西湖有关的诗词,可见其对这一代名湖的情有独钟。

    只是,此西湖非彼西湖,不少人误欧阳永叔也。

    众人披戴好雨具,出船舱上码头。

    王棣看见码头静立的数人,眨了眨眼,很是欣喜。

第36章 钱塘自古繁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